橢圓形封頭根據腐蝕形態的類型及定義
按腐蝕形態分類,橢圓形封頭可分為均勻腐蝕、局部腐蝕和應力腐蝕三大類。
1、均勻腐蝕
它的 點是腐蝕均勻地發生在整個金屬表面。大多數的化學腐蝕均屬于這種類型。橢圓形封頭均勻腐蝕是危險性 小的一種腐蝕,工程中往往是給出足夠的腐蝕余量 能保證材料的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
橢圓形封頭均勻腐蝕常用單位時間內腐蝕介質對金屬材料的腐蝕深度或金屬構件的壁厚減薄量(稱之為腐蝕速率)來評定。SH3059標準中規定:腐蝕速率不超過0.05mm/a的材料為充分 材料;腐蝕速率為0.05mm/a~0.1mm/a的材料為 材料;腐蝕速率為0.1mm/a~0.5mm/a的材料為尚 材料;年腐蝕速率超過0.5mm/a的材料為不 材料。
2、局部腐蝕
局部腐蝕又叫非均勻腐蝕,它的 點是腐蝕發生在金屬材料的一些 定區域。局部腐蝕雖不象均勻腐蝕那樣造成大量的金屬損失,但其危害性遠比均勻腐蝕大,因為橢圓形封頭均勻腐蝕容易被發覺,容易設防,而局部腐蝕則難以預測和預防,往往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使金屬構件突然發生破壞,從而造成重大火災或人身傷亡事故。局部腐蝕很普遍,據統計,均勻腐蝕占整個腐蝕中的17.8%,而局部腐蝕則占80%左右。工程中,選材時應力求避免局部腐蝕的發生。根據腐蝕發生的條件和形態不同,局部腐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a、電偶腐蝕
當兩種電極電位不同的金屬或合金接觸并處于電解質溶液環境中時,電位較負的金屬其腐蝕速度會比它單 存在時 快,而電位較正的金屬腐蝕速度反而比它單 存在時減慢,這種橢圓形封頭腐蝕稱之為電偶腐蝕。如碳鋼與不銹鋼接觸并處于電解質環境中時,碳鋼將被加速腐蝕,而不銹鋼則被保護。工程上,應盡可能避免具有不同電位的金屬材料在腐蝕環境中直接接觸。
b、點蝕
對于表面有鈍化膜或保護膜的金屬,當其鈍化膜表面存在機械裂縫、擦傷、夾雜物等缺陷造成鈍化膜的厚薄不均勻時,甚至露出基體金屬時,橢圓形封頭便形成活化—鈍化腐蝕電池,從而產生局部腐蝕。這種腐蝕一般縱向發展,形成蝕坑或蝕孔,通常稱這種腐蝕為點蝕。具有鈍化膜或保護膜的金屬有鋁及鋁合金、不銹鋼、耐熱鋼、鈦合金等。這種腐蝕環境多為含有氯離子或氯化物等強還原性介質的的腐蝕環境。點蝕的破壞性和隱蔽性較大,它往往又是晶間腐蝕、剝蝕、應力腐蝕、腐蝕疲勞等發生的誘因。工程上防止點蝕發生的措施是:選擇對點蝕不敏感的材料,控制介質中氯離子的含量。
c、縫隙腐蝕
金屬構件表面由于存在異物或由于結構上的原因而存在縫隙(一般在0.025 mm~0.1mm)時,因為縫隙內存在的腐蝕介質遷移比較困難,從而引發金屬的腐蝕,這種發生在縫隙內的金屬腐蝕叫做縫隙腐蝕??p隙腐蝕往往會成為其它腐蝕如點蝕、應力腐蝕的誘因,因此,橢圓形封頭應力求避免縫隙腐蝕的發生。對于容易產生縫隙腐蝕的介質,在管道結構設計上應避免有縫隙存在。
d、晶間腐蝕
晶間腐蝕是一種因微電池作用而引起的局部破壞,是 定的金屬材料在 定的腐蝕介質中沿著材料的晶界產生的腐蝕。它的 點是在表面還看不出破壞時,橢圓形封頭晶粒之間已喪失了結合力。它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局部腐蝕。晶間腐蝕的發生有兩個條件,其一是晶界物質的物理化學狀態與晶粒本身不同;其二是有 定的腐蝕環境存在。工程上 常見的容易發生晶間腐蝕的材料是奧氏體不銹鋼。防止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發生的措施主要有三個:其一是降低不銹鋼橢圓形封頭中的含碳量,使之小于奧氏體室溫溶解度(0.02%~0.03%)以下;其二是進行固溶熱處理,使晶粒和晶界物質的化學成分一致;其三是采用含穩定化元素(主要是鈦和鈮)的奧氏體不銹鋼。
關于奧氏體不銹鋼發生晶間腐蝕的機理,目前說法很多,但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說法是貧鉻說。貧鉻說認為,由于高溫奧氏體和低溫奧氏體對碳的溶解度不一樣,當橢圓形封頭材料從高溫冷卻時,過飽和的碳元素將從奧氏體中析出并向晶界遷移,同時鉻元素也向晶界遷移,但碳和鉻的遷移速度不同,碳元素的遷移速度快。當冷卻速度較快時,碳和鉻都來不及遷移,而碳被固溶在奧氏體中,此時晶界的化學成分沒有發生變化,也 不會產生晶間腐蝕傾向。當冷卻速度 慢時,碳和鉻先后都充分遷移到晶界,從新達到碳鉻平衡,此時晶界與晶粒內的化學成分也沒有差別,故也不會產生晶間腐蝕傾向。這種冷卻方式在工程上是不現實的。當冷卻速度介于極快和極慢之間時,由于碳元素遷移的速度快,在鉻還來不及充分遷移到晶界時,冷卻已經完成,此時 造成晶界上的碳元素多,鉻元素少,也 是說造成了晶界的貧鉻。貧鉻的晶界其 性能下降,從而導致材料晶間腐蝕傾向產生。對于超低碳奧氏體不銹鋼,因其碳含量低于奧氏體室溫溶解度,不存在過飽和的碳遷移問題,也 不存在晶間腐蝕傾向問題。對于穩定型奧氏體不銹鋼橢圓形封頭,由于其中的穩定化元素(鈦和鈮)與碳形成很穩定的碳化物(碳化鈦、碳化鈮),它將固定著碳使它不能遷移,從而抑制了晶間腐蝕傾向的產生。
晶間腐蝕是點蝕的一種 例,只不過它是發生在晶界上而已,而點蝕既可以發生在晶界上,又可以發生在晶內。
3、應力作用下的腐蝕
應力作用下的腐蝕也象局部腐蝕那樣,在沒有發生預兆的情況下,突然導致橢圓形封頭的破壞。因此它也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腐蝕。與局部腐蝕有所不同的是,應力作用下的腐蝕通常是在應力和腐蝕介質共同作用下產生的,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管道元件通常都是在受力狀態下工作的,因此,它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腐蝕類型。根據腐蝕發生的條件和形態不同,它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a、應力腐蝕
它指的是橢圓形封頭在拉伸應力和腐蝕環境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應力腐蝕斷裂的產生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其一是要有 定的腐蝕環境(包括腐蝕介質的成分、濃度和溫度等);其二是要有足夠大的拉伸應力(應超過某一極限值);其三是金屬材料具有 定的合金成分和組織(包括晶粒大小、晶粒取向、形態、相結構、各類缺陷等)。常用金屬材料易產生應力腐蝕斷裂的環境組合見表3-5。
表3-5 易產生應力腐蝕開裂的金屬材料和環境組合
工程上防止應力腐蝕開裂的措施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是降低橢圓形封頭中的應力水平,避免或減少局部應力集中,消除加工殘余應力和焊接殘余應力;其二是控制敏感環境,例如加入緩蝕劑,升高介質的PH值,采用電化學保護等措施;其三是正確選用材質,力求避免易產生應力腐蝕開裂的材料-環境組合。
關于應力腐蝕發生的機理,橢圓形封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較大的應力作用下,金屬材料的原子處于不穩定的高能狀態,在 定的腐蝕介質作用下,原子容易失去電子而使材料遭受腐蝕,進而發生脆裂,即產生微裂紋。由于微裂紋的應力集中效應,使材料的脆裂得以快速發展,微裂紋快速擴大, 終導致材料斷裂。此時的應力一般指結構峰值應力或由結構應力與加工殘余應力、焊接殘余應力疊加后的高值局部應力,只有高值局部應力才足以導致材料的不穩定。此時的腐蝕介質是指對材料有選擇性腐蝕并使材料處于脆性的 定腐蝕介質。如果腐蝕介質對材料有很強的腐蝕性,并發生 腐蝕,由此造成橢圓形封頭材料受力面積減少而導致的破壞,則不屬于應力腐蝕開裂破壞。
b、氫損傷
由于氫的存在或與氫發生反應而引起的金屬構件的破壞稱為橢圓形封頭金屬的氫損傷。根據氫引起的金屬破壞的條件、機理和形態不同,氫損傷主要可以分為氫脆、氫鼓泡、表面脫碳和氫腐蝕(內部脫碳)四大類。有關氫損傷的詳細論述將在后面進行。
c、腐蝕疲勞
它是在腐蝕和循環應力共同作用下而產生的一種破壞。腐蝕疲勞能 降低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腐蝕疲勞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的存在也很普遍,有交變應力和腐蝕環境共同存在的場合 有腐蝕疲勞。它是應力腐蝕的一種 殊情況,因此它的危害并不亞于應力腐蝕開裂。橢圓形封頭上防止腐蝕疲勞的措施一般有兩個,其一是對金屬構件采用陰極保護法或者在介質中添加緩蝕劑,以消除或緩和腐蝕環境。其二是降低金屬構件的應力水平或峰值應力。
d、磨損腐蝕
由于腐蝕性流體和橢圓形封頭金屬表面間相對運動而引起的金屬加速破壞稱為磨損腐蝕。它常發生在流體處于高速運動的設備中,如工藝管道( 別是彎頭處)、離心機葉輪、換熱器管、蒸汽管道等。根據磨損的方式不同,磨損腐蝕又可分為湍流腐蝕、空泡腐蝕和微振腐蝕等幾種型式。工程上防止磨損腐蝕發生的措施有:選用 性好的材料;結構設計上采取措施,如橢圓形封頭中磨蝕部位比較嚴重的彎頭處加保護板;對空泡腐蝕來說,采用光浩度較高的加工表面,以減少甚至避免形成氣泡的核點。
- 上一篇:旋壓封頭用碳素鋼的分類及特點
- 下一篇:橢圓形封頭的環烷酸腐蝕過程及機理